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民生>>

小心干几天就走的“打工骗局”

2024-09-13 10:23:39 来源:燕赵农村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网络电信诈骗,层出不穷,燕赵农村报编辑在平时处理读者来信的时候也经常遇到。可是,近日在阅读邯郸大名一位读者的来信后,他所怀疑的“行骗”方式还是头一回听说。

2023年8月份,邯郸大名来省城打工的张先生在手机上看到一则招工信息,有人招用“幕墙工”,只要敢上吊篮就行,日工资240元,5天一结。张先生觉着自己可以干,于是电话联系了发布信息的孙老板。

第二天,张先生按照孙老板的指示,乘坐公交来到某“国际”工地。孙老板给了张先生一个手机号码,让他与一个姓高的人联系,并叮嘱说,千万不要说是孙老板介绍的,就说是孙老板的同乡或亲戚朋友,反正干完活儿由孙老板开工资。这位孙老板表示,自己是大老板,在这座城市有很多工地,有干不完的活儿。

张先生干完某“国际”的活儿,孙老板按照约定结算了工资。孙老板又让他去与一个姓李的人联系,到另一处工地去干活。张先生没有多想,在说好的地方继续干活。

干活期间,孙老板说好的5天结算工资没有兑现,于是有几个人认为这个老板不靠谱就走了。张先生觉着之前孙老板顺利地给了自己工资,没有多想就继续留在了工地。

20天后,第二处工地的活儿干完了,可孙老板没有支付4000多元工资。张先生讨要时,孙老板却说,自己在石家庄、邯郸都有房子,有的是钱,不差张先生这点钱。可是,张先生多次讨要,孙老板就是不给,后来电话也不接了。眼看要过年了,张先生无奈想起了到劳动部门投诉。因为张先生不知道孙老板的单位和行踪,劳动部门表示也无法受理此案。

后来,张先生打过“12333”,说让打“12348”,工作人员又让报警。可报警后,“110”说也管不了此事。

为此,张先生怀疑,这个所谓的孙老板是不是专门利用老实本分来城里打工的农民工而行骗。因为干活期间,张先生目睹了有山东等地的农民工,有干一天两天,老板不给钱就走了。还有干五六天后没有兑现工资,认为老板不靠谱,也走了。这些农民工活正常干,等发现不对劲儿时自行离开,等于自动放弃了工资。如此循环往复,老板的工程没有耽误,张先生认为这是专门“行骗”农民工。

针对张先生的遭遇,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河北子辰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文龙认为,农民朋友外出务工,首先需要看准给谁打工给谁干活,对方是单位还是个人。认准用工主体的最好方法就是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签了劳动合同,被拖欠工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就不会出现张先生所说劳动监察无法介入的情况。如果劳动监察解决不了,还可以持劳动合同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周律师表示,现实中几天用工不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居多,那就要注意实际劳动证据的搜集和保存。比如聊天记录或通话录音,还有带时间记录的现场工作照片或发朋友圈照片,对方考勤记录或出勤记录,之前发工资单据等。劳动合同或这些证据形成的证据链是讨薪的基础,也是后续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讨薪的必要支撑。如果以上都没有,用人单位或老板不积极给钱,那还可以考虑和用人单位或老板协商沟通看能否给写个欠款条,即使不给写书面的把协商沟通过程录音或聊天留痕也能做为证据使用。

周律师认为,如果发生像张先生所述拒不支付工资且涉及的人数众多,当事人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申请移交公安机关追究相关单位或人员恶意欠薪的刑事责任。

张先生的遭遇值得同情。出门在外的农民工朋友们可要擦亮眼睛,宁可休息一天,也不能上当受骗。累身又闹心的事儿,咱可不能干!(燕赵农村报编辑 韩双志)

来源:燕赵农村报
责任编辑:韩双志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3199

广告合作 0311-6756271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